33地图-→ 白银会宁县地图[切换城市] 
白银地图 辖区: 【白银地图 | 平川地图 | 靖远地图 | 景泰地图 | 会宁地图】 其他:【百度】 【公交查询】 【搜狗】 【google】 【图吧】 【城市吧】 【更多】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 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

什么是三维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或3D电子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拨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

编辑摘要
会宁县会宁县
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全县辖24个乡、4个镇,5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5.8万人,境内有汉、回、东乡等7个民族,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境内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国道312线、309线横跨东西,省道靖天路、定会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信息畅通。

会宁县 - 会宁概述

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会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境内牛门洞、窠立台等地出土的文物见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汉武帝时就设有祖历县;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沿途留下了许多重镇驿站和城堡遗址,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皇帝重臣在会宁留下了戍边足迹、翰墨诗赋。

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名垂青史,闻名中外。会师旧址被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在国家《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会宁已经被列入“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同时被列入“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20个红色旅游城市”。

会宁县会宁县

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自古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近4万人,其中博士以上500多人,硕士1000多人,学士近20000人,会宁学子遍布全国各地及美、日、西欧等国家,赢得了“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的称誉。

会宁是绿色产业基地。由于会宁区域海拔较高、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无工业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小杂粮、洋芋、瓜果、草畜”四大支柱产业。铁木山矿泉水被国家命名为优质天然矿泉水,以当地杏仁和矿泉水配制生产的“万里缘”杏仁露跨入省名牌产品行列,荞麦面、良谷米系列小杂粮食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绿色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肉羊之乡”。

会宁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年均降雨量34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全县耕地面积228万亩,其中旱地204万亩(梯田138万亩),水地26万亩,沿祖厉河流域和关川属靖会高扬程灌区,有郭城、河畔、头寨、白草塬、甘沟、柴门等7个乡镇受益,南部属二阴山区,部分乡镇有少量井泉灌溉。

会宁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也是全市唯一的国扶贫困县。财政实力薄弱,年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财政支出2.5亿元左右

会宁县 - 行政区划

会宁县现辖4个镇、24个乡、284个村、6个社区、2039个村民小组、29个居民小组。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58.33万人。全县乡镇平均人口2.08万、面积229.96平方公里;村(居)平均人口2011人,面积22.2平方公里;村(居)民小组平均人口282人,面积3.11平方公里。其具体情况如下:
会师镇:总人口36940人、面积186.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8个村、62个村民小组、29个居民小组。政府驻地枝阳社区。

会宁县会宁县

郭城驿镇:总人口32503人、面积329.1平方公里,辖11个村、59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新堡子。
河畔镇:总人口23783人、面积243.4平方公里,辖8个村、76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宋家河畔。
头寨子镇:总人口30486人、面积473平方公里,辖15个村、98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头寨子。
丁家沟乡:总人口21705人、面积164.7平方公里,辖10个村、88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杨家川。
新添堡回族乡:总人口19168人、面积218平方公里,辖13个村、75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南马家。
中川乡:总人口17464人、面积138.3平方公里,辖10个村、66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下中川。
侯家川乡:总人口14260人、面积112.3平方公里,辖7个村、62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侯家川。
党家岘乡:总人口20212人、面积149.8平方公里,辖10个村、89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党家岘。
杨崖集乡:总人口23264人、面积162.8平方公里,辖12个村、84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杨崖集。
老君坡乡:总人口23152人、面积145.3平方公里,辖13个村、78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老君坡。
太平店乡:总人口21358人、面积139.9平方公里,辖12个村、93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太平店。
翟家所乡:总人口21422人、面积181.9平方公里,辖12个村、92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翟家所。
柴家门乡:总人口23510人、面积279.3平方公里,辖11个村、67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柴家门。
八里湾乡:总人口21460人、面积195.3平方公里,辖11个村、88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八里湾。
平头川乡:总人口14232人、面积138.3平方公里,辖9个村、57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马芦刺咀。
韩家集乡:总人口18245人、面积188.7平方公里,辖8个村、73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董家坡。
大沟乡:总人口22323人、面积285.7平方公里,辖14个村、90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大沟。
四房吴乡:总人口20055人、面积258.8平方公里,辖10个村、63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南张家。
甘沟驿乡:总人口23799人、面积336.2平方公里,辖12个村、87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甘沟驿。
汉家岔乡:总人口23350人、面积385.7平方公里,辖12个村、90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汉家岔下庄。
土门岘乡:总人口11276人、面积185.9平方公里,辖6个村、34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土门岘。
新塬乡:总人口14531人、面积287.3平方公里,辖9个村、72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刘家沟。
草滩乡:总人口13839人、面积211.1平方公里,辖7个村、42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草滩。
土高山乡:总人口10161人、面积245.8平方公里,辖6个村、40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程家塬。
白草塬乡:总人口23815人、面积175平方公里,辖8个村、69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北刘家。
刘家寨子乡:总人口20321人、面积297.3平方公里,辖12个村、83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刘家寨子。
新庄乡:总人口16666人、面积323.3平方公里,辖8个村、62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新庄子。

会宁县 - 历史沿革

会宁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禹贡》雍州之域,殷周为西羌所居,战国至秦属北地郡。西汉于会宁境内置祖厉县,属安定郡(祖厉音嗟赖,以祖厉河而定名),治所在今县北郭城驿镇有祖厉县故城遗址。公元前一一二年,汉武帝西巡到此。《汉书.武帝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王莽时祖厉县改为乡礼县。东汉初,废乡礼,复为祖厉县。安帝永初五年(111年),迁县治于今会宁县会师镇南十里铺村窝铺村民小组厉河之滨,属凉州刺史部武威郡。两汉时期,会宁地居“丝绸之路”北线,用兵河西之孔道。魏晋以来,会宁之地陷于荒芜。南北朝时期,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周太祖为西魏相时,置会州会宁县,治所在今靖远县东北。《元和志》载:“后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于此,土人张信謦资犒军,太祖大悦,因置州以会宁为名”。

会宁县会宁县

“周太祖置会宁县,属会州。”会宁县自西魏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周属高平郡乌兰县。隋属平凉郡会宁县,后改凉川县。唐属会州会宁郡,所辖会宁、乌兰二县。宋属会州敷川县。金属会州保川县。又置西宁县,属秦州,治所在今会宁县翟家所乡张城堡村有西宁故城遗址。此地宋时称“甘泉堡”。宋宣和中(1120年)尝置刺羌城于此。贞右四年十月(1216年)西宁县升为西宁州,仍属会州。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并县入州,属巩昌路,隶陕西行省。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会宁地震严重,“诏改会州为会宁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之会宁县,隶陕西布政司巩昌路。会宁县名从此沿用,历经明、清两代,至今600多年历史。清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

中华民国2年(1913年),截府留县,会宁县改属甘肃兰山道。16年(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政府。25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期间,曾建县苏维埃政府。
1949年8月12日,会宁解放,成立会宁县人民政府。设立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22日,会宁分区易名定西分区,会宁为其属县。

新中国成立后,会宁县隶属定西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8月1日,白银市恢复建制,会宁县改属白银市。
会宁县在建国初期,全县共有5个区,81个乡,到1957年陆续撤并为3区、1镇、29乡。1958年全县建立10个人民公社,1961年人民公社曾一度增加到40个,1965年合并成20个人民公社和1个城关镇,1969年城关镇撤销并入城关人民公社,1973年增设王庙、侯川、太平、青江、马路、草滩、掌里、土木、新庄、塬边10个人民公社,1976年增设白塬人民公社,1979年又增设柴门人民公社,1980年恢复成立城关镇,到1983年7月撤社建乡,城关镇更名会师镇(因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而得名),全县共建乡32个、镇1个。2000年8月撤销郭城驿乡,设立郭城驿镇;2001年9月撤销河畔乡、头寨子乡,设立河畔镇、头寨子镇;2005年元月撤销桃花山、王家庙、塬边、掌里、青江驿5个乡,截止2005年9月,全县共辖4个镇、24个乡。

会宁县 - 自然地理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处北纬35°24′至36°26′、东经104°29′至105°31′之间。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与靖远县、平川区相邻。总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为58.33万人,其中:汉族占97%;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3%。全县共辖4个镇24个乡6个社区居委会284个村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2039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地会师镇,西北距兰州市155公里、白银市180公里。

会宁县会宁县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拨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其地貌大体可分:

(一)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此地貌在县内广泛分布。梁呈长条形,顶不宽,坡梁长,坡面大,坡度15—25度,多数被现代槽状冲沟切割 ,沟头为“掌地”,在中部有少数呈山间盆地地貌。侵蚀严重地区,梁峁并存,峁顶面积不大,四周斜坡在10度左右。峁梁相接者梁身不长,为沟谷深切,黄土堆积较厚。

(二)黄土堆积侵蚀梁峁顶面残塬地貌。此地貌分布在县境北部祖厉河、关川河两侧,海拔1700—2200米。有白草塬、扎子塬、李家塬等八塬典型峁顶残塬,塬面坡度平缓,一般在5—10度之间。塬缘到谷底切割较深,坡面高且陡,塬面为塬地,沟谷为沟坝地。

(三)河谷平塬地貌。此地貌分布于祖厉河及其支流祖河、厉河、关川河、土门岘河两侧,为宽窄、长短、高低各异的三级河谷阶地,呈树枝状嵌入梁峁丘陵之间。海拔1400—1800米。郭城川、城川、甘沟川等七川为典型河谷平原,高出河床1—3米的一级阶地为河滩,宽数米至数百米,为排洪区;高出河滩10—30米的二级阶地为川地,地势平坦,宽数百米至3公里;高出川地10—30米的三级阶地为坪台地,断续分布于川道两边。阶地多由第四级冲积、洪积物组成,黄土层厚,土质较好。村镇居民多住二级阶地。

会宁县 - 民族人口

会宁县会宁县
会宁在唐天宝元年(742年)有4594户、26660人。宋时人口县志无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有1500户、30870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有18332户、296787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有11932户、81859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会宁有24961户、177857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45822户、27711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有74926户、42511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有97490户、489301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会宁有119589户,568634人。

会宁县 - 优势资源

小杂粮:会宁是全省杂粮的主产区。小杂粮主要包括糜子、谷子、荞麦、莜麦、豌豆、扁豆等,常年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100公斤以上,年总产量5000万公斤,年产值9860万元。已注册登记小杂粮加工企业4家。

马铃薯:全县年种植马铃薯100万亩以上,总产量150万吨左右。县内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20家,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

会宁县会宁县

草畜:全县紫花苜蓿总面积达到75万亩,可利用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 肉羊饲养量已达100万只以上。     

瓜果:以头寨、郭城等砂田西瓜、籽瓜生产为重点,种植面积分别为2万亩、10万亩;西瓜、黑瓜籽产量分别为8万吨、0.8万吨,以沿黄灌区苹果、及遍及全县的杏树为主,水果总面积达35万亩,其中杏树面积30万亩,其它水果5万亩。

凹凸棒:坡缕石 ( 又称凹凸棒石 ) 是甘肃省新发现的世界稀有的特色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该矿石含有以碘(I)硒(Se)为代表的人体所需生命微量元素14种中的12种,以及植物所需微量营养元素6种。经详细勘察推断其资源量为700多万吨,凹凸棒石平均含量约24%。

矿泉水:矿泉水1991年通过国家级鉴定,达到了(GB8537-87)的界限指标值,命名为:含锶的硫酸氯化物--钠钙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含锶1.16毫克/升,矿化度1198毫克/升,富含偏硅酸、锌、铜、钴、钠等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组份,水味微甜,口感舒适,无污染,自然取水细菌总数为零,年涌出量为7万吨,现已开发利用的一处年涌出量为3万吨,资源潜力较大,现已有铁木山矿泉水公司成立于1992年,拥有一条年产5000吨的全封闭生产线。

会宁县 - 文物古迹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留下了以牛门洞遗址为代表的大量地下文物,隋唐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都经过会宁,历朝历代的变迁,也都留下了珍贵的遗迹,成为我县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牛门洞新石器遗址、郭蛤蟆城遗址、西宁城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明心教堂、铁木山砖照壁、以及以县城北20里铺汉墓群、王莽之父王曼墓为代表的古人类墓葬近10处等。还有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和铁木山,都属省级自然保护区。

会宁县会宁县

全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馆藏各类历史文物1075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72件,三级文物658件,馆藏各类革命文物近2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9件,三级14件。与此同时,在省级文物保护点设立了永久性保护标志,并成立了乡、村、社三级文物保护小组,实施对文物点经常性保护。另外,馆藏还有几十幅珍贵古字画和5000余册古旧善本书。1997年,会宁县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郭蛤蟆城遗址   该城筑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城垣内一外二,壕堑三道,夯土筑成。1993年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宁城遗址  位于翟家所张堡东,北宋崇宁五(1106年)泾原路经略使章咨筑,称甘泉堡。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于此置西宁县,改称西宁城。元初会州州治迁于此。东中西三城相连,现存城墙底宽17.4米,高17米,东西长740米,南北宽500米,城北倚山,南临祖河。有东西两门。2003年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门洞新石器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头寨子镇牛门洞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牛门洞周围的大地梁、庆条湾、清明湾、中湾顶、华岔阴山等山梁的阴面,多为墓葬区。1920年当地秦安移民垦荒时首次出土彩陶罐。70年代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在上述山梁深1米处,每间隔1米,即有墓穴,内有大量壶、瓮、罐、钵盆等彩陶及骨球、石器、刮削器、纺轮等随葬品;并在生活区出土大量陶器,制罐工具、生活用具、石祖、石、权杖头等。文化层厚1—2米,鉴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类型。198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明心教堂  位于头寨镇马家堡村,郭馋公路和309国道交汇于此处。教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创始人马明心传教遗址,是全国各地穆斯林敬仰和崇拜的圣地之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宁县会宁县

铁木山   铁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位于县城西北70公里的头寨镇境内,309国道沿山而过,有“旱塬秀峰”之誉。主峰海拔2404米,为境内最高峰,山顶有天然次生林,状似罩盖,孤峰独秀,景色奇特。自元代开始筑庙塑像,现为方圆百里的佛、道教活动中心,属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铁木山砖照壁位于山场大殿右侧山腰,高2.5米,宽2米。正面浮雕八仙过海图,刻功精细,形象逼真,保存完整。1988年,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铁木山盛产天然优质矿泉水,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品位高,口感纯,储量大,被民间称为“神水”。

桃花山   现为省级森林公园,国道312线从山脚下通过,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山势突兀挺拔,苍翠秀丽,峰顶高1944米。自宋、金以来,历朝累代在山上修建庙宇,开凿石窟,装点景观,现有洞窟14窟,庙宇建筑20余座,集风景与宗教于一体。山门上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桃花山”匾额,各庙宇还悬有赵朴初、书法家黎泉、吴廷富、朱德昕、刘学谮的手笔,为桃花山平添了几许秀色。

会宁县 - 西北高考状元县

郭忠庆(白银市档案局副局馆长、副研究馆员 )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会宁时对会宁的教育高度评价:一个贫困县出几万名大学生,不仅为全省、全国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做出了很大贡献。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对甘肃代表团的会宁代表说:“你们会宁是状元县,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在2003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农村教育对培养人才功不可没,会宁是个很穷的县,但就高考率来说,张掖、武威还考不过。”曾经在甘肃工作过的温总理,对会宁高考“神话”还念念不忘。为什么西部地区的一个贫苦县的教育会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高度关注呢?
会宁位于甘肃中部,是一个靠天吃饭(以雨养农)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属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并且十年九旱,水资源极为短缺。由于缺水这里的大地少了绿色,一眼望去到处是光光秃秃的山,像一个被岁月风干了年轮的老汉,那雄浑的黄土,纵横的沟壑,干涸的河流,说明这里的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师资力量算不上雄厚的西北贫困县,凭着“政府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的“三苦两乐”精神,优良的教育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连续30年改写着教育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
自恢复高考制度的30年间,会宁县已向全国输送大中专学生近8万人,平均每7.5户有4.8名大学生,是甘肃省基层学校培养出大学生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状元县”。30年来,会宁的高考升学绝对人数稳居甘肃省市县(不包括区)之首。截止2008年,会宁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达到54人,正在就读的17人。近两年,最引人瞩目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的项目中,“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之“宏志班助学项目”又给会宁教育锦上添花。“宏志班”全名为“宏志班资助项目”,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联合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一部分,从2002年开始实施。会宁县由于教育声誉好,承担起了这一项目。据甘肃日报载,2005年会宁第一届宏志班的50名学生,高考平均分达604分,超出甘肃省重点线46分,本科上线率100﹪,重点上线率达88%,是全国42个宏志班中成绩最好的一个,被众多媒体报道。2008年“西北高考状元县”会宁再次传来捷报:全县二类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760人,其中仅会宁县第一中学就有1108人考上了二类本科,465名考生上了重点分数线,全县有6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位居甘肃省第一。 “宏志班”在高考中再次成为耀眼的明星,120名“宏志班”学生,除3名学生考上二类本科院校外,其余117名都上了重点本科院校,其中3名还考上了清华大学。 “宏志班”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会宁县教育的一个品牌。会宁县的义务教育也极为出色,2003年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年9月“两基”达标通过甘肃省政府的评估验收。目前会宁县已经建成各级各类学校575所,在校学生已有15.5万人,无论从学校质量,在校学生数及教学质量来说,会宁这个国家重点扶植贫困县已经成为西北教育大县。会宁的基础教育为会宁赢得了荣誉,赢得了重视,赢得了发展的机遇。高考成就了会宁教育,会宁教育赢得了高考,引起了党中央和全社会的关注,会宁教育已成为当地和甘肃省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今,甘肃省各地乃至省外的很多家长都慕名而来,以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会宁县就读为荣。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由此闻名遐迩。
会宁的教育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厚重的历史遗存铸就了会宁人崇文修德、吃苦耐劳的秉性;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会宁人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
会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从大量出土文物来看,以牛门洞等众多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源远流长的古文化遗址,上溯三代,下启汉唐,积淀起会宁厚重的文化渊源底蕴;自汉武帝始置祖历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汉武帝的銮驾亲临会宁,司马迁、左宗棠、谭嗣同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足迹踏过会宁的土地;郭蛤蟆城,新会州,张城堡,铁木山,桃花山等一批历史文化古迹逐步积淀起会宁厚重的人文底蕴。这里民风淳朴,耕读传家,老百姓从古至今一贯奉行“养不教,父之过”的先祖遗训,秉承崇文修德的优良传统,一直把读书视为神圣之举,在很多农家的正堂上高悬着的“春风夏雨秋月夜,唐诗晋字汉文章”字幅向世人昭示他们的执着追求。会宁重教兴学之风,渊起明,有清一代发扬光大,已历640余年,至今尤盛。这块贫瘠的土地以教育昌明而名扬陇上,以人才辈出而誉满九州。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会宁考中文武进士24名,文武举人115名,生员贡生396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甘肃考中进士3名,会宁曹铭就是其中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甘肃考中进士8名,其中有会宁举子苏源泉、万宝成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选送第一批赴日留学生5名,其中会宁学生万宝成、杨思名列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会宁社会昌明,文化繁荣,重教兴学之风日盛,脚踏厚重人文底蕴的会宁大地,耳濡目染浓郁文化氛围的会宁家乡故里,秉承祖宗遗训,仰望家乡文化先贤的身影,不断累积这一人文底蕴,持续加高故乡文化大厦。漫步会宁县城,至今还能看到书院、砚台巷、文庙等众多散发厚重人文底蕴气息的古迹。县城文庙大成殿内,常年香火不断,当地百姓以最古老、最朴实、最诚挚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文化的崇拜敬仰,对文化的不断渴求与执着向往。会宁的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人的崇拜,是其他地方没法比的。在老百姓心中,对谁家有当多大官的,有多少钱的都不会眼红,而只看谁家出的大学生多。在会宁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机关学校,他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哪个村又考出多少大学生,哪个家庭又出了几个博士,满脸透露出既自豪又羡慕的表情。
“长征精神”——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播撒的火种
1936年10月,一支队伍,胸怀民族,心系祖国,挽狂澜于即倒,救百姓于倒悬。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的脚步亲吻这片厚重的土地,在会宁胜利会师,为会宁历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绝大多数身影永远定格在会宁的历史记忆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等9位元帅,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1955年授衔的宋任穷、杨成武、洪学智、张爱萍等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这些中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赫赫人物,都曾会聚在这里,并且在这里书写下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千万双草鞋踏过这片土地以后,会宁的历史变得更加厚重、丰富和伟大,这片黄土地也变成了“红”土地。共和国先驱者探求真理、追求进步、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深深烙在会宁人身上。不畏艰险,坚定执着,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给他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散发的文化氛围与长征精神有机融合,不向命运低头,挑战极限。会宁人就是在这种浓郁的人文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熏陶中铸就了“会宁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会宁人虽身处艰苦的自然环境,但志存高远的目标始终没有湮灭;虽经济贫穷生活困难,但坚韧不拔的毅力始终没有消磨;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但艰苦奋斗的传统始终没有丢弃;直面商品大潮冲击,人文精神失落,但崇文尚学之风历久不衰,并且在会宁的士、农身上已成功内化为当地的脊梁,成为民众仰望的对象,矢志不渝的精神渴求。时至今日,会宁人尊师重教之风不减,自强不息的拼搏之风犹在,渴求知识仰望文化之心弥坚,“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赞誉就是最好的诠释。
当地政府鼎立支持,各级领导大力关怀注入会宁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陇中苦瘠甲天下”的会宁,十年九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贫穷,一直是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不散阴霾,当地百姓生活艰苦,经济、精神负担沉重;会宁全县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靠天吃饭的农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宁人民将目光投向了教育,教育成了人们走出贫困的唯一寄托。他们都知道一个道理:教育是希望,是每个家庭的“救命稻草”。以高考作跳板,帮助孩子们走出去,这不仅使子孙后代改变了生活环境,而且在他们闯出一番事业后又来反哺家乡;把发展教育真正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来对待,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教育方面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也是目前众多家长普遍关注高考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教育(高考)可以成为农村孩子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是家庭缓解困境的投资选择,赌注压在高考上,期待着未来得到预期的兑现。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所以从领导到群众都舍得在智力上投资。会宁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始终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投身、支持教育事业。 1986年10月《人民日报》记者张述圣来会宁采访时看到:会宁县委仍然在50年代初期的小平房里办公,而会宁县一中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正在加紧建设中,由此可见政府把教育的发展放在了优先考虑的地位。据会宁县教育局统计:2002年到2006年,全县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个人员都没有增加,而在教育上却增加了2083名教师充实到教育第一线。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才1300多万,却拿出260多万给学校作公用经费。会宁县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首先保证教师工资,全额兑现教师各种津贴、补贴,优先解决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在全县逐步形成一支合理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涌现出像冉树苍、王锡武等在全国教育行业都声望出众的一大批热爱教育事业、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会宁县还出台引进高素质教师的优惠政策,吸引紧缺学科的本科学历教师到会宁任教。同时,会宁县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组织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先后培训中小学教师4851人次。针对方兴未艾的信息化浪潮,会宁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建设步伐,全县17所中小学装备了计算机教室,34所初级中学各配备了一套远程教育“校校通”设备,26个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和156所中小学各装备了一套卫星地面接收小站设备,全县已形成了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宁每年的财政收入仅在1000万—2000万之间徘徊,而全县一年的财政支出却高达9000多万。钱不够,最基本吃饭财政都严重地难以保证,只有靠上面的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然而,在这样的财政窘境下,教育支出却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竟高达57%多,接近60%,这在全国许多地方来说,是个高得令人咋舌的比例,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在教育上舍得投入可见一斑。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会宁教育成为定西地区“干旱山区的一朵鲜花”,八十年代,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充分肯定了会宁办教育的“三苦精神”,九十年代,“高考状元县”通过中央电视台,上海《文汇报》等媒体传遍全国。进入本世纪以来,会宁学校的硬件建设从“破窑洞、土台子、泥孩子”到现在百分之八十的校舍,围墙等都是全配套砖混结构,砖瓦房、教学楼、绿树草坪、电脑室、“天网”远程教育遍及城乡,会宁教育发展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可以说整个教育换了新颜。据会宁县教育局资料显示,就近几年来说,国家“二期义教工程”拨2000多万,两期攻坚项目拨2930万,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拨960多万等,可见,会宁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大力扶助的。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会宁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胡锦涛、温家宝、李岚清、陈至立、何东昌、刘云山等中央领导都对会宁教育给予极大关注,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甘肃历任省委书记,省长更是关怀备至,一直心系会宁教育,从李子奇、阎海望、孙英、宋照肃,到现任的陆浩、徐守盛等,都对会宁教育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支持。陆浩曾多次考察会宁教育,2007年在考察会宁一中时当场答应拨款100万元支持一中建设,省长徐守盛联系江苏如东县对口大力支援会宁教育,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考察完会宁教育后当即答应拨款300万元支持会宁二中建设。
正是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不懈关怀大力支持下,会宁教育才能够长盛不衰,成为当地和甘肃省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大批优秀教师默默无闻奉献,为会宁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石,撑起了会宁教育的一片蓝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限,和甘肃其他许多地方相比,会宁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设施极为简陋,教学理念较为陈旧。但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才有大批学生在这里成就人生梦想,绘制七彩人生。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起早贪黑,努力教书,悉心辅导,无偿补课的身影;许多身处农村的两半户教师,虽劳动力单薄,家境贫寒,有时竟然断炊,可仍然无私奉献的身影……
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头寨子乡校长冉树仓,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牵挂家乡在知识上嗷嗷待哺的孩子,主动要求从会宁一中调到自己家门口——中湾小学任教。当时的中湾小学破烂不堪,六间狭小的教室四间属于危房,连一块挡风玻璃也没有,刮风下雨岌岌可危,冬天又寒冷难禁。三四个孩子挤一条凳子,老师没有办公桌,为了保正学习秩序,保障师生安全,冉树仓把刚补发的1100块钱拿出来,把自家的12亩上等地拿出来,把自家的手扶拖拉机、架子车、水桶、木板、绳子、甚至柴草等所有能用得上的东西拿出来,钱不够又“狠心”卖掉自家一头耕牛、两只羊和九百公斤豌豆,还把自家四口水窖储蓄的水全部贡献出来……妻子得了重病无暇照管,父亲卧病不起无人照看,但建校期间他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学校建好了,自己病到了。为了建学校,家里欠了一身债务,常有人上门来催账要钱。电视台来采访,自己的老伴却连一件像样的可以见客人穿的裤子都没有,市领导来看他,家里门窗连风都挡不住,炕席也烂出大洞来,其艰难不足为外人道也。他的曲折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甚至国家领导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看到冉树仓的事迹后,当夜给当时的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打来电话,询问冉树仓的情况。他的事迹报道后,上海松江供电局立即捐款,在这里建起了一坐希望小学。
柴泉隆是柴家湾小学的一位民办教师,在这个偏僻的小村里默默从教三十个春秋。从柴家湾考出的40名大中专学生,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对于连温饱尚未解决的村民来说拿不出什么东西给他回报,村民们的最大心愿,就是盼着有朝一日柴老师能被转正为公办教师。时逢新一轮土地承包,乡亲们为了补偿柴老师的感激之情,专门为他划拨了一片土地,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深厚情谊。其实向冉树仓、柴泉隆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村办小学,山区学校,耕耘教坛的几乎清一色是民办教师,他们从朝气蓬勃到满头银丝,从两臂有力到步履蹒跚,整日与几个浑身满是泥土的孩子厮磨,书写自己极为简单的人生履历,但一个个孩子从大山深处走出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山村老师一身献身教育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他们拥有一个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阿!正是因为有他们,才有了百年树人的人梯,才奠定了会宁基础教育的基石。难道还有比这更让人尊敬感动的人与事吗?没有!难道还有比这更高尚的职业吗?没有!难道还有比这更高洁的情操吗?没有!
严酷的条件,艰苦的生活锤炼了会宁学生的意志;自强图存,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就着他们的人生梦想
会宁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于贫瘠土地、困难家境的要求和压力,这种要求和压力促使学生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俭朴勤奋的优秀品质。1998年电视记录片《脊梁》拍摄组来到会宁,采访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小岔村。本想着“状元村”的学校一定有独具魅力的地方,不想映入眼帘的是土坯搭建的校舍,残缺不全的桌凳。打开这里学生的书包,除了课本和仅有的作业本外,鲜见其他学习用品。在会宁,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无非是斗鸡、跳方、踢毽子,打篮球、玩乒乓球是很奢侈的活动了。在城市校门口家长接送孩子是司空见惯,而在这里离家五六里甚至上十里的孩子,中午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啃干馍、喝自带的凉白开水,就算是他们的午餐了。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每天要从十里之外的家赶往学校,孩子们已习惯了每天十多里地的步行往返,不论烈日暴晒,阴雨绵绵,抑或寒风刺骨,白雪皑皑,都飘闪着他们不懈求知的身影。会宁县地处山区,不仅县城离各乡镇很远,就连村子离乡镇也多达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翻山越岭,学生上学路途遥远而艰难,所以中学生寄宿学校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许多偏僻农村学校的寄宿生二、三十人挤一间平房,冬天自己生火炉取暖,大多学生自带米、面及土豆,用煤油炉自己煮饭吃,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才拥有生活费,大部分学生一日一餐,仅一碗面条而已。许多学生一上初中就开始动手做饭,每当吃饭的时候锅碗瓢盆叮当响,半生不熟、煮糊的饭司空见惯。走进这里的学生宿舍,除一床简单的被褥外,一股浓浓的煤油味扑面而来,曾经有一位作家在会宁实地考察时,见到学生在矮小的宿舍里与油烟、煤烟混浊在一起做饭的场景,他黯然神伤并留下这样一句话:“久居城中的人们,这些孩子苦涩的泪水中,你们能够读懂多少?”。假期,小学生更多的是替家里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帮父母收割打碾庄稼,初、高中学生则纷纷外出打工,设法挣够下学期的学费。会宁的学生明白父母辛苦,所以很多农村的学生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极为勤奋。所有校园里,早上5点多钟,就能看到很多学生晨读的背影。会宁一中的一位老师说,一中很多同学晚上下自习后一直点蜡苦战到凌晨一两点,有时候看得人心疼。在会宁学生的心中,学习是最大的幸福。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会宁的学生最有资格发言。 在会宁学生的心中,他们的幸福就是能吃饱,有学上。严酷的条件,艰苦的生活也锤炼了会宁学生的意志,考上大学是他们的人生梦想,靠着自强图存,顽强拼搏,把贫穷当成财富,把逆境当成锻炼,锲而不舍的毅力、孜孜不倦的精神,在会宁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名多博士,3000多名硕士。正是这些看上去和大山一样纯朴的学子,矢志不渝地共同追求进取,才铺成了奔扑知识殿堂的金光大道。他们从这里走出大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可见,是会宁学生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会宁教育的“会宁精神”。
父母苦供亲朋苦帮成为会宁子苦学的最大动力和有力后盾。
会宁是个人口大县,全县58万人口中20万人生活在穷困线下,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在国家总理预备金援助的5个贫困县中,会宁名列其中,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干旱贫困县之一。高中生每人每年的平均花费为 2500-3000元左右,大学生每人每年的平均花费在8000-10000元左右,会宁人民每年的教育支出接近2亿元,对于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山区农民来说,教育支出已成为很多家庭的重负。在会宁这样的地方农民要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困难可想而知。在会宁一家出去两三个大学生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汉家岔乡的一个仅有十来户的小村子,家家都出过大学生,其中有四家出了博士。在老君乡阳赵社,这个全乡最穷的村子,30多户人家竟然出了50多个大学生。农民们的收入虽然低,但他们还是默默承受着大学收费较高的压力。为了孩子上学,家长粜卖口粮,四处借债,就是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受教育。孩子一旦考上大学,所有亲朋好友你一手,他两手想办法凑齐学费,帮助他们跨进大学校门。家长们都普遍认为“不上学不如人”。供孩子上学,家长们苦中作乐。在会宁虽然上大学的学生多,贫困户多,但却没有一人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记者在当地听到许多这样的故事。
郭城乡一位农民家有一件军大衣,原是政府救济的,这个农民的几个儿子轮番穿过,最后只好他穿,最后实在没法穿了,才扔进破布堆里,就这个家庭出了四个大学生。党岘乡一位名叫党俱兵的老人,家里所有的家当都卖掉了供养儿子上大学,没有地方住了,只好寄居在早已出嫁的女儿家里。甘沟乡六十铺村的付德海老人家里穷得“叮当响”,老两口省吃俭用,东挪西凑,供给孩子上学,四个儿女中有三个相继考上大学。马嘴村农民魏红云,一辈子放羊,却借债8000元供养三个儿子踏进了大学校门。翟所乡焦河村焦如琏老人,借债两万元连续供出了四个大学生。借债供给孩子上学,对于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精神上的压力该有多大!当记者采访焦如琏老人时,老汉说得很好:“孩子们争气,我活的精神,四个娃都上了大学,我日子虽然过的清苦,但心里舒坦。孩子们陆续毕业了,既为国家培养了人才,还账也是没问题的。”乡亲们也认为,焦老汉的苦换来的是孩子们的甜,也是他本人的幸福。在会宁,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家长都这样说,眼下是困难些,但过几年就好了。他们认为,家庭投资教育一本万利,值!就是这种信念,“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已成为会宁人的共识。
什么原因使他们罄其所有投入教育?这是一种穷则思变的社会氛围与厚重的人文底蕴的有机碰撞产生的文化心理结构。
大凡人处于极度贫穷困顿状态,都会激发人的原始本能,渴望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谁也不愿轻易向命运屈服!身处会宁大地的人民,既是造化的不幸,又是造化的宠儿。面对贫穷,呐喊,彷徨,焦虑,失望,但骨子里流淌的不屈的倔强性格得到最大的释放,改变自己不公平命运的希望从未泯灭,这是一种穷则思变的心理。但是光有这种心理还不够,还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加上天资的聪颖,才能改变造化带给他们的不公平命运。加之会宁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厚重的大地,崇文修德的传统,充盈的文化范围构成了“合力”,才成就了会宁人的人生梦想。
所以,会宁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发现,无论是过去经济条件极差的时代,还是现在经济社会极大发展的时代,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教育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依托“政府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会宁创造了一次次加冕“西北高考状元县”、“西北教育名县”的桂冠。一个国家重点扶植的国家级贫困县羽化为西北教育名县,“会宁教育”已经超越升华为一种精神。一个民族需要这种精神!一个国家需要这种精神!一个社会需要这种精神!
如今从会宁走出去的学子遍布世界各地,会宁籍的精英遍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科研、教育、医疗、外交等各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政界有60多人在正、副地级岗位上工作,有140多人在正、副县级岗位上工作,处在省级高位的政坛英才有张世珍,田学斌等,不乏其人。有9名会宁籍毕业生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在公司上班的会宁籍毕业生达400多人。这些毕业生在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会宁本身产生了巨大效应,对缓解家庭现实困境,带动会宁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0年前,会宁县邮电局做过一个统计:会宁在外工作人员每年通过邮局向家中寄回的钱达到1430万元,相当于当时会宁县财政收入的两倍,而最近几年这个数字已达到了一个多亿,是县财政收入的好几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财富,补助和改善家庭的生活,供给弟妹及亲戚子弟上学,好多家庭因此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如今的会宁县城建设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与会宁教育培养的大批人才几十年来对当地经济的关心支持与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藉有识人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给家乡的资助难以统计,近六年来,仅海外援助就达16000多万元,救助贫困生19.7万人次,正如胡锦涛主席视察会宁时所说:“一个贫困县出几万名大学生,不仅为全省、全国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3D地图网(www.33map.net),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都市圈三维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城市吧地图、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 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